NY∕T 1109-2017 微生物肥料生物安全通用技术准则(农业)

ID

117778FA3927441491F886B31E83E4E4

文件大小(MB)

1.03

页数:

16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1-12-23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65.080,B 10 NY,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 1109一2017,代替NY 1109-2006,微生物肥料生物安全通用技术准则,General biosafety standard for microbial fertilizers,2017 -12- 22 发布2018-06-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NY/T 1109-2017,目。吕,本标准按照GB/T 1. 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NY 1109-2006 {微生物肥料生物安全通用技术准则》。与NY 1109-2006 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一→彦改了半数致死量( LDso) 定义;,一一修改了溶血试验的质控菌株要求;,一~彦改了菌种安全分级目录;,一一增加了急性经口毒性定义;,一一增加了生产用菌种需做溶血试验的要求;,一一增加了植物病原菌不可用作生产菌种的要求;,一一删除了引用标准GB/T 4789.28 ,本标准由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农业部微生物肥料和食用菌菌种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农业部微生物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姜昕、李俊、曹凤明、马鸣超、关大伟、李力、葛一凡、杨小红、冯瑞华,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一一-NY 1109-2006 ,NY/ T 1109-2017,微生物肥料生物安全通用技术准则,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微生物肥料生产用菌种安全性分级目录、不同菌种及产品选择毒理学试验的原则、程,序、试验方法和结果评价方法,本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寻,GB 15193.3,经口,统计得出,或克每千克,4,4. 1,4.1.1 总则,微生物,机构鉴定。未列入附,有生产用菌种,释放的生物安全性有关批文,4.1.2 菌种安全分级,. 啕,4. 1. 2. 1 第一级(A. 1) 为免做毒理学试验,4. 1.2.2 第二级(A. 2) 为需做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的菌种,4. 1. 2. 3 第三级(A.3) 为需做致病性试验的菌种,4.1.2.4 第四级(A. 4) 为禁用菌种,4. 2 产品,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量为经过,菌种应经专业权威,做毒理学试验。所,应具有允许大面积,4.2. 1 除有机物料腐熟剂以外的固体微生物接种剂类产品均免做毒理学试验,4.2.2 复合微生物肥料、生物有机肥和液体剂型微生物接种剂等需做急性经口毒性试验,NY/ T 1109-2017,5 毒理学试验程序,5. 1 菌种毒理学试验程序,5. 1. 1 应提供微生物肥料生产用菌种的鉴定资料,包括属及种的拉丁学名和中文译名、形态、生理生,化特性及鉴定依据、功能评价等资料,5.1.2 根据产品所含菌种的鉴定资料,按照附录A 的规定,确定菌种安全级别、是否做毒理学试验及,毒理学检测项目,5.1 . 3 对于需要做毒理学试验的菌种,生产者需提供试验用纯菌种斜面,经复核确认与该菌种鉴定资,料相符且元杂菌污染后,进行毒理学试验,5.2 产品毒理学程序,需对送检产品进行质量检测和载体物料的真实性确认后,进行毒理学试验,6 试验方法,6. 1 受试物的准备,6. 1. 1 菌种受试物,将试验菌种接种于适宜的培养基中,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一定时间,用生理盐水调整菌液浓度至,2.0 X 108 CFU/mL -2. 0 x 109 CFU/mL ,该溶液为菌种受试物,6.1.2 产晶受试物,固体产品根据试验要求,配制所需浓度,溶剂首选去离子水,也可选用竣甲基纤维素、明胶、淀粉等,液体产品不可稀释,直接使用,6.2 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按GB 15193.3 的规定执行,6.3 致病性试验项目,6.3.1 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按GB 15193.3 的规定执行,6. 3.2 一次破损皮肤刺激试验,6.3.2.1 目的,检测受试物对实验动物皮肤的剌激/腐蚀作用和强度,6.3.2.2 实验动物,每次实验至少需要3 只皮肤完好的白色健康家兔或豚鼠,6.3.2.3 操作程序,6. 3.2.3.1 涂受试物前,将实验动物背部脊柱两侧的毛去掉,去毛范围约2. 5 cm x 2. 5 cm ,用75% 酒,精清洁、消毒暴露皮肤,待酒精挥发后,用灭菌刀片或注射针头分别在两块皮区内划一个"#"形的破损,伤口。注意皮肤破损仅达表皮,不要伤及真皮,6.3.2. 3.2 将受试物0.5 mL 直接滴于破损皮肤上,或滴于同样大小的2 层-4 层纱布上并敷贴于破,损皮肤表面,然后用一层元剌激塑料膜或油纸覆盖,再用元剌激胶布固定。另一侧去毛破损皮肤作为空,白对照(或溶剂对照) ,敷贴时间为4h 。试验结束后,用温水或无剌激性溶剂除去残留受试物,6.3.2.3.3 分别于去除受试物后1 h ~ 24 h 和48 h 观察皮肤局部反应,并按表1 进行剌激反应评分,注意鉴别感染和原发性剌激反应的区别,若有感染可疑,应进行重复测试,6.3. 2.4 评价规定,在各个观察时间点,按照表1 对动物的皮肤红斑与水肿形成情况进行评分,并按时间点将3 只动物,2,?,NY/T 1109-2017,的评分相加,除以动物数,获得不同时间点的皮肤刺激反应积分均值(剌激指数) 。取其中最高皮肤刺,激指数,按表2 评定该受试物对动物皮肤剌激强度的级别,表1 皮肤剌激反应的评分标准,6.3.3 溶,6.3.3.1,检测,6. 3.3.2,用元,h 后,63303 等作为……

……